村网通总站 南桥社区 nanqiaoshequ.nync.com 欢迎您!
近日,自然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要求力争到2020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应编尽编。 事实上,一些乡村很早就已经开始做整体的村庄规划。我们今天想通过这些“前辈”的经验和教训,来看看村庄规划有哪些要特别注意的核心点。
1、 比规划更重要的,是顶层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这是主流的一个观点。相比盲目而骚动的建设,规划当然有着巨大意义。
不过我们也必须看到,村庄规划,应该是顶层设计先行。没有顶层设计,无论是土地利用、村庄建设等等,都无从谈起。
什么是顶层设计?不太准确地说,就是如何挖掘一个村庄的独特属性,如何与城市产生双向的资源流动,在城乡融合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顶层设计,既包括我们通常理解的战略定位、产业定位、品牌定位,也包括发展节奏、人才机制、组织机制等等。
只有明确了顶层设计,我们才能据此,来研究规划的“空间布局问题”。比如,大到村庄种什么农作物,小到沿街绿化树,如果没有顶层设计这个灵魂,那么规划师有一万种方案一万种理由,但我们根本无法去辨别对错。
笔者曾和一个乡政府领导开玩笑:如果一个村子没有顶层设计,你沿街的标语刷什么内容都没办法明确!
不过,相比规划的有章可循,顶层设计极其重要又极其难。它不仅需要对乡村历史和文化的扎实深入、对现代产业的趋势研究、对传统产业挖掘恢复的经验、对都市消费的潮流把握,甚至还需要对村民心态洞若观火。
这些,恐怕远不是一个年轻的规划设计师所能胜任。
2、 接地气,比高大上和模仿成功经验更重要
在很多乡村考察时,经常能在村委会的办公桌上,看到一摞一摞规划文本,尤其是很多立志脱贫的重点村。
这些规划机构一个比一个名头响,但随手翻开规划文本,发现内容惊人一致,几乎全是土地认领、土地共享、房屋共享、休闲旅游、养老养生、亲子游乐、采摘、露营、花海、轻食(农家饭已经OUT了)、民宿、民俗、商务拓展。
不管这个村子是在西北荒滩、东北雪乡,还是东部渔村、中原腹地、西南边陲,甚至是孤悬海外的海南诸村,也不管你是十几户的小自然村,还是几百户的大村寨,不管你是产业发达的富裕村,还是接近空心的贫困村,几乎都是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本来活色生香的天南海北的各式村落,硬生生被砍头去尾规划成整齐划一的示范村、样板村,这些示范村、样板村的特点就是能够被看懂、容易出效果、曾被验证过(故而风险小),唯独没有了特色,不再像人能生活的村。
更重要的是,这些文本上的示意图片无一例外地富丽堂皇、高大上,让人充满了对乡村美好生活向往的荷尔蒙。
但是,但是,且不说这些风格是否适合乡村,单说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建成需要多少钱,多长时间能收回成本,村民能否承担……,估计想想这些,荷尔蒙就会立刻消退大半。
我们见过很多干部抱怨村民不讲政治,没有长远眼光。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村民们的需求最简单,也最务实。
所以,与其拿那些虚无的高大上东西去诱惑他们,还不如一些接地气的东西,更能召唤他们追梦的行动力。
3、 不要自嗨式做规划
规划方案做出来了,一个现实而棘手的问题是:谁来评判这份规划行不行,好不好,能不能落地?
以往大多数情况,就是乡政府和村委会的当家人说了算,当然,必要的流程要走一下。
显然,这里面存在着不言而喻的问题。所以这次自然资源部下发《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后,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强调:
要动员、组织和引导村民以主人翁的态度,在调研访谈、方案比选、公告公示等各个环节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协商确定规划内容。不能“政府干、群众看”,这样编出来的规划肯定不管用、不适用、不好用。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要在村内公示30日,报送审批时应附村民委员会审议意见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批准后,村民委员会要将规划主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村民们参与,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规划方案的“民主”问题。但是要想真正落地,还要靠“落地人”来给出意见。
谁是村庄规划的带头落地人?村民当然是主人,不过在很多地方,至少在前期的经营者,往往是相关企业,包括返乡创客以及新村民。
这些“落地人”,他们往往既有一定的城乡融合视野,又有一线的市场经验,无疑更能评判这方案,到底是假大空的理想主义,还是切实可行的指导性纲领。
在战略既定的情况下,前线的指挥官的判断往往更具实战性。
所以,就像《通知》的制定者所说:要支持投资乡村建设的企业积极参与村庄规划工作,探索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